【实用】话题作文汇总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话题作文7篇,欢迎大家分享。
错别字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它不但影响了质量,还难以沟通。汉字是方块字,还是音、形、义的结合。我常把“让”写成“认”,这属于错别字的别字类,就是写成字典里没有的字,别人就读不懂你写的什么了。我考试的时候尤其是看拼音写字的题被一分一分的扣掉,所以错别字给我们带来的害处可不小呀。
错别字如同害虫、老鼠等等,今天作文课上我们就要消灭这些害虫,要求从作文本的第一页仔细查找,找没被老师找见的错字。时间共计为5分钟。当老师宣布开始的时候,同学们快速找到第一页,我也不干示弱的找起来,没过一会儿就发现一个横行霸道的错别字立在本子上,我毫不客气的画上一道横线,再写上一个正确的字,就算去掉一个害虫。找完第一个本子找第二个本子,我心里越来越急,急什么呢?原来急了半天了,才找到一个害虫,就当我打退堂鼓的时候,我一连串找见了三个,我又来劲了,我赶忙加快速度找,找到一个最有趣的,我把文具的具写成了而且的“且”,也许是太着急了吧。我一共找了10个错别字,要时候多一点也许会找的更多。
我以后再也不写错别字了,要认真、仔细写作业。
假日时好无聊哦!因为不能看电视,也不想睡觉,我的人生好黑白喔,就在这时妈妈妈走来说:“要不要去书店啊?”此刻我的眼睛发光,心里想:我的人生有救了,于是我抱着快乐的心情和妈妈走了。
到了书店我彷佛看到了一大片的书正在欢迎我,可是站在一旁的结帐人员,好像在说“买吧!买吧!”的样子,再往里面走,妈妈立刻拿着布置家里的书,想着如何让家里更漂亮,也让自己更有成就感的方法,而我呢就到有文具的地方,看看有什么新奇的自动笔和漂亮的中性笔。在那我搜寻到有人一边看笑话,一边开怀大笑,还有人看着算命的书,算着自己的命运,更有一脸不是很高兴的服务人员一边收书,一边碎碎念着,附近则有一位像小偷一样的人在店里走来走去,好像随时会扑过来的大野狼呢!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叫“老人与海”,这本书中以大海和鱼比喻生活中的挑战,以老人的坚持,展现生命的尊严,所以“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句话是要我们能以信心、希望和勇气面对所遇到的困难,所以书可以教我们许多事,也可以了解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故大家多往书店跑吧!
每当我看到橘子林时,我都会想起“丢”这个字。在有的时候,丢是一种美德,丢是一种精神,丢是一种智慧……
在我7岁时的一个春天,我去我伯伯家玩,伯伯家有一大片橘林,我兴奋得两眼放光。
到了橘林,我看见橘树粗壮的树干,树叶们一个一个紧挨在一起,像一群可爱的孩子争先恐后地挤着,唯恐自己得不到阳光。在那一大团绿色中间,还有几个小橘子若隐若现,可爱的小身影在叶中晃来晃去,蹦蹦跳跳,阳光时时在它们身上穿梭,那些小橘就眨着眼睛,像是在和我玩捉迷藏。
向前走去,我就看见了在林中拿着剪刀的伯伯,他拿着一把大的剪刀,不停挥动,“刷刷刷”的几下,几片枝叶缓缓降落。伯伯多像一个侠客,在江湖中挥舞着宝刀与坏人搏斗啊!
他不断挥动剪刀,不一会儿,那一棵大橘树只留下了一些主干,那些繁茂的树叶几乎全都被剪下。看着那地上的一片绿毯,我不禁感到可惜。唉,长得这么好的枝条,为什么要剪掉呢?没有了枝条,橘子长在什么地方呢?
我向伯伯投来疑惑的目光,他似乎看出我的不解,耐心地说:“之所以要剪掉这些枝条,是因为我要让这棵橘树在秋天时结出更大更甜的橘子。如果我不丢掉这些枝条,它们就会越长越多,枝叶越来越密,然后挡住橘子的阳光,吸走橘子的养分,到了秋天,枝条上就只会结出小小的几个。只有适当的丢弃,让剩下的枝条得到更多的阳光和营养,橘树才能结出又大又甜的果实。”
伯伯的这句话让我幡然醒悟,我想起了我的.学习也应该是这样,我只有丢掉那些不好的习惯,才能得到更多的成果。
回家后,我不时想起伯伯的话语,我决定将“丢”的概念运用到我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丢掉我的懒惰,我要丢掉我的小脾气,我要丢掉我的马虎病。每天,我都给自己安排一份计划表,合理地规划时间,使自己每天都过得充实,劳逸结合。久而久之,我养成了习惯,学习和生活越来越轻松。在那次期末考试中,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绩,这份成绩连我自己也不敢相信!原来,“丢”是这么重要!我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家长的鼓励、同学的祝福,那些话语化做一股暖流,不断流进我的心里,我就像吃了蜜橘一般,心里美滋滋的。
放假了,我又一次来到那片橘林,我又看到了枝头那大而饱满的橘子。我不禁眉开眼笑,摘下一个,细细品尝,甜甜的汁水流进我的口里,流进我的心中,就像我的心中的味道。
“丢”是美德,“丢”是精神,“丢”是智慧,丢掉自己不必要的枝条,你一定会得到一份意想不到的收获,收获一份甜美的果实。
“出国”一词,由来已久矣。上至班超使西域,苏武牧北海;下至今日声势日渐壮大的出国留学,移民大军。各个历史阶段赋予“出国”不同的内涵,细品起来,颇有一番滋味。
战国时期,诸侯林立,一座都城便可称之为“国”。出“国”便是荒野泥沼,自然为惩罚人创造了条件——动辄放逐出国,任其自生自灭。在这些悲惨的放逐者中有一个头戴方冠,身佩长剑的人——楚国大夫屈平。他的爱国、他的信念、他无比的悲愤,在山水莽草间化作一篇《离骚》,千古流传,让后代人感悟和景仰。
时间飞到了汉代,这一天,西域路上呼啸的寒风中忽然传来了清脆的马铃声,一列庞大的车队缓缓驶来,走在前面的是一个面目庄重刚毅的中年官员——班超。他奉命结交西域各国,打通河西走廊。望着眼前景色的萧瑟荒凉,他不禁皱了皱眉:中原,已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了吧。他不知道千年后丝绸路上孤鸿的低鸣,依旧述说着今天西域人的惊奇与敬畏。
历史的车轮继续前进,似乎一夜之间外国人涌入了中原,学霓裳羽衣舞,吟唱《蜀道难》,大唐多么强盛,华夏人多么自豪,国人出国的闪光已被冲淡到难以察觉,后来统治者索性关上国门,里面的出不去,外面的却照样挤进来。
终于到了二十世纪,民主革命的热潮鼓召起青年人出国,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但也不可避免地夹杂出国镀金者,一如钱钟书笔下的方鸿渐:留学欧洲,却买来了个美国博士文凭。而他毕竟还学会说英语,多少受了些西方文化熏染,当今一书不看就弄来文凭的,还不知有多少呢。
时隔八九十年,现今的出国热不仅没有丝毫衰减,反而以细菌分裂的速度剧增。这些人中有去留学的,有去淘金的,有要移民的,且不说后两类,单是留学生一去不返,就着实令人慨叹。目前中国本科以上的人才留在美国的已有45万人,我们不能说中国地大物博,人才车载斗量,有他们不多没他们不少,但提到挽救办法却尚不明了。唯一可确定的是中国必须与国际接轨,抓住发展机遇,改变落后面貌,凤栖择枝,人亦此理。
总之,出国只是一种方式,它对每个时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义。它代表一种寻找、探求,每个人都想从中探求到自己的理想与使命。春去秋来,月圆月缺,也许人们最终会惊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会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水是平凡的,但它却可以滋润万物,哺育大地;草是平凡的,但它却可以为大自然添上一道绿色的风景;萤火虫是频平凡的,但它却在黑暗中为人们点亮一点希望的光亮。一个人虽然平凡,但他却可以活出不平凡的人生。所以,不要忽视平凡的人。
在动物界中,萤火虫是已知弱小、平凡的动物,但它却用它的智慧是蜗牛放松,从而敲开蜗牛的壳将它吃掉,萤火虫是平凡的,但它的智慧却是不可忽视的。萤火虫正是利用了蜗牛忽视了它的这个特点来吃掉蜗牛的。
平凡的动物不可被忽视,平凡的人也不可被忽视。
《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本来是一个平凡的捕鱼老人,但他却用行动证明着自己的不平凡,他在大海上与鲨鱼搏斗了几天几夜,终于胜利而归。虽然他只带回来一副鱼的骨架,但是他却用他的行动告诉人们,平凡的老人也可以用不平凡的人生,他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平凡人。
李斯特是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在一次演奏中,他要求关灯欣赏。当人们还沉浸在黑暗中传来的美妙的乐声中并对李斯特大为赞赏时,灯亮了,而舞台上的人正是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肖邦。人们忽略了平凡的人,所以才觉得黑暗中的演奏者是李斯特,肖邦虽然平凡但他却用他不平凡的琴技夺得了人们的赞扬,肖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平凡人。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不可被忽视的平凡人。
网络走红的“扫地老太太”没有金钱和地位,但她却可以用一句话为白领们指点迷津。“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洗脚妹”……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但他们都做了不平凡的事,他们都是不可忽视的平凡人。
一片叶子虽然平凡,却衬托出了花朵的艳丽,是一片不可被忽视的叶子。一个人虽然没有金钱和地位,但他也有自己的思想,也会有不平凡之处。不要忽视平凡的人。
亮光从哪里来?从那跳动的火焰中来,熊熊燃烧的火把,照亮了那通向成功的道路。
著名科学家爱迪生,他做过许多实验,也成功了许多次,而这照亮他成功的火把,正是爱迪生那坚持不懈的精神。经过几千次的爆炸和失败,但爱迪生并没有放弃,最终成功发明出了电灯。我觉得,那照亮他成功之路的,也是他经历过的无数次的失败,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
成功的亮光,是要时间、汗水和坚持来维持的。有一位医生在儿子睡觉时发现他的眼珠在转动,询问了儿子之后,有经过了漫长的思考与论证,才得出了结论。
还有居里夫人提炼出的零点一克自然放射性金属元素镭,那是她花了三年又九个月的时间才提炼出来的,这三年又九个月的中间,居里夫人也有失败,也有失望,但是她没有放弃,所以那零点一克镭散发出的淡蓝色荧光中,也有居里夫人那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其实,在生活中,那些不被我们注意的小草,同样也散发着成功的光芒“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的就是它们那种精神。
照亮成功之路的火把,也是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寒风中的梅花迎着鹅毛大雪,傲立枝头,它不害怕刺骨的寒风,不害怕冰冷的雪花,永远高傲的抬着头,它也散发着成功的光芒。
许多人与物都凭着自己的努力,将成功之路照亮,如果当初我没有放弃跳舞,我也会像他们一样散发耀眼的光芒;我羡慕别人学习好,却不知道他们费了多少功夫;我羡慕别人钢琴弹得好,却不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散发成功的光芒,必须要靠自己不懈的努力。
想要让那个火把照亮成功之路,需要坚持,需要勇敢,需要毅力……
目前广东高考作文评卷工作已过半,出现了不少在初评中被判为满分的佳作,其中一包30份试卷竟有4份被初评为满分。昨日,语文评卷科目组长柯汉琳教授向记者透露了今年高考作文判满分的“权威标准”。
一、难度加大作文得分普遍低于去年。
柯汉琳表示,这个材料的本意是说,人们的言说有逆顺之机。这里当然有亲疏关系问题,但主要想说明的是,有识见的言说若处理不妥,则“薄者见疑,厚者为戮”。
他坦言,今年的作文题目确实难度较大。因此今年全省考生的作文分普遍比去年略低,但是这对“大局”没有多大影响。
二、体裁不限用议论文较占优势。
柯汉琳认为,从试题引出材料之后限定从“感情的亲疏远近与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的角度做话题作文,应该说中等水平以上的考生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例如,提拔干部用人、人际交往、评价他人等等,存在着感情亲疏远近与认知的正误深浅问题,这些都可以进入今年作文的话题。
从这几天的评卷情况看,能够在这个话题范围内采用各种生动具体的材料作文的考生显然占了绝大多数,其中写得较好的是议论文。议论文对于这个话题无疑更具优势。
柯汉琳表示,在今年高考作文评卷过程中,也发现有部分广东考生是完全不理解题意的。相当部分的考生未能抓住感情与认识的“关系”,只单方面讲感情,或只讲认识;有的把话题变成“做人要讲爱心”,或变成“父母的爱造成自己无能”之类的议论,这都是理论水平和理解力不高的表现。专家意见话题作文并非最佳形式
而对于近年在高考作文中普遍出现的话题作文,柯汉琳也有自己的看法。自1999年以来,高考作文已连续几年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优点是具有开放性,有利于考生个性和才华的发挥。但正因话题作文过于开放,限制少,容易给猜题、押题、套题等投机取巧行为提供机会;也容易使部分考生思维“发散”,立意若即若离。“另外,话题作文所引材料究竟有多少作用,也是可疑的。它等于只是告诉考生我给你的话题是怎么来的。”没有这个材料,考生一样可以根据所给的话题做文章。因此他提出,话题作文并非是一种最佳的和严谨的命题形式,有必要作出反思和变革。
文档为doc格式